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

疾病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上腹 >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简介

相关问答

  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肿瘤见于肝脏任何部位,常位于包膜下,多为单发(约10%为多发),肿瘤直径多小于4cm,但亦可小至数mm,个别大至30cm者,肿瘤表面呈暗红或紫色,外有包膜,切面呈海绵状,有时血管瘤内可见血栓形成和瘢痕,偶有钙化。显微镜下血管瘤是一内壁为不同大小的扁平内皮细胞的血管管道构成交通的空隙网,其中含红细胞,有时可见新鲜的机化血栓。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详情】

01肝血管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84%,高龄女性多见。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瘤。多次妊娠及口服避孕药多见。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于肝右叶后段。目前对肝血管瘤的确切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先天性发育异常学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瘤的发生为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学说:有学者观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机制之一;

  (3)其它:如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02肝血管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血管瘤的并发症如下:

  肝血管瘤破裂

  肝血管瘤破裂造成腹腔内大出血。这时,病人会突然出现急性腹痛,伴有休克。这是因为巨大的海面状血管瘤在血管瘤窦内不断出现纤维性血凝块而导致循环中大量纤维蛋白原的消耗,此种情况下,出血不易止住,其死亡率较高。故确诊的患者,如出现肝区肿痛、腹胀不适,纳食不好等症状可能是血管瘤进行性增大所致,可手术治疗,以免因血管瘤破裂出血而发生危险。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如鼻出血、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及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又称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下。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在凝血止血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纤维蛋白原由肝脏制造,是血浆粘度的决定因素,纤维蛋白原升高造成血浆粘度升高和高凝状态也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纤维蛋白原低下则主要表现为凝血异常。

  肝脏肿大

  肝脏肿大正常成人的肝脏,一般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大多不可触及。正常肝脏大小为25cm(长径)×15cm(上下径)×16cm(前后径)。但若肝上界正常或稍高,肝下界超出肋缘1cm,剑突下3cm或超出剑突根部至脐距离的中、上1/3交界处,称为肝肿大。某些生理情况下,如5岁以下的儿童、瘦长体形的成人或多孕妇女在深吸气时肋下可触及肝脏,或在运动后出现一过性肝肿大;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肺气肿、内脏下垂、严重的胸廓畸形时肋下也可触及到肝脏,但肝脏的上界也同时下移,不能称为肝肿大。肝肿大可分为弥漫性肝肿大、局限性肿大、婴儿肝肿大、感染性肝肿大、中毒性肝肿大、瘀血性肝肿大、胆汁淤滞性肝肿大、代谢障碍性肝肿大。

03肝血管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多数肝血管瘤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在健康体检常规行B超检查或行腹部手术时被发现,偶可与肝脏的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导致误诊。当血管瘤增大至5cm以上时,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包括:

  (1)腹部包块: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听诊有时可听到传导的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

  (3)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等;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者,极为罕见的;

  (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为血管瘤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其发病机制为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Ⅱ、V、Ⅵ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可进一步发展成DIC;

  (6)其它:肝外生长的带蒂血管瘤扭转时,可发生腹部剧痛、发热和虚脱。血管瘤巨大有动静脉瘘形成者,导致回心血量增多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04肝血管瘤应该如何预防

  肝血管瘤虽有先天性因素,但其增长却是后天因素促成的所以预防就是要尽量避免引起瘤体增长的因素

  第一、预防肝血管瘤首先要做到,平时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大怒、暴怒,解除忧虑、紧张情绪避免情志内伤,对于预防该病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预防肝血管瘤的发生还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第三、预防肝血管瘤还应注意,一日三餐不宜吃得过饱,以七八分饱为宜,同时少食牛、羊、猪、狗肉,忌食油腻厚味、少食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品,以食清淡、富含营养之品为宜

  第四、在日常的工作中及做家务活动时防止过度用力,不要手持重物,不宜做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腹腔压力,引起瘤体破裂出血选择体育锻炼时应做长距离散步等低强度运动

  一旦确诊肝血管瘤后,对于小的血管瘤要定期复查肝脏B超,注意观察瘤体大小,较大的及时做治疗在日常护理方面,则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忧虑、紧张情绪,使病人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肝血管瘤患者大多脾胃运化较差,食物宜新鲜,清淡可口而富于营养.注意休息,切勿过劳,病情重者需卧床治疗

05肝血管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肝血管瘤的常见检查包括:

  1.肝脏彩超:

  肝脏彩超可显示肝内均质、强回声病变,边界大多清楚,或病变区内强回声伴不规则低回声,病变内可显示扩张的血窦。

  2.腹部CT: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

  (1)平扫:肝内低密度区,轮廓清楚,密度均匀或病变区内有更低密度区,代表血栓机化或纤维分隔,少数可见到钙化。

  (2)增强扫描:

  ①早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

  ②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的低密度区相对变小。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变化)。

  3.同位素99mTC肝血池扫描及肝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表现为无肿瘤染色,边缘清楚锐利,血管瘤显影时间较长。

  4.MRI:T1图像呈低信号强度,T2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组织。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06肝血管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患者应从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多加调理,饮食禁忌包括:

  1.肝血管饮食忌高热量食物:高热量食物可加快机体基础代谢率,从而一定程度的增加瘤体生长速度,所以肝血管瘤饮食应忌巧克力、咖啡等高热量食物。

  2.肝血管瘤饮食应忌高糖食物:糖易发酵,易诱发腹胀症状,对病情不利;此外肝血管瘤患者本身肝脏代谢功能较弱,食用高糖食品后,不能完全、有效代谢掉多糖,而导致多余的糖转变成脂肪存储在肝脏,从而加重肝脏负担,对病情不利,所以肝血管瘤饮食忌高糖食物。

  3.肝血管瘤饮食应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肝血管瘤时肝脏代谢、解毒功能相对较弱,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后难以被有效消化、吸收,从而极易加重肝脏负担、加重病情,所以肝血管瘤饮食应忌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4.肝血管瘤饮食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易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而易诱发一系列胃肠道不适症状,对病情的稳定极为不利,所以肝血管瘤饮食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除此之外,肝血管瘤饮食还应忌食过多加工、腌制、熏烤以及发酵、霉变的食物。

  肝血管瘤患者适宜进食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新鲜蔬菜,芹菜、菠菜、番茄、萝卜、大蒜、鲜竹笋等。海产中的海带、紫菜、海蜇、藻类,伴有习惯性便秘者,要常吃香蕉、柿子、西瓜、香瓜、荸荠、蜂蜜、蜂乳,玉米粉等食物,黑木耳、银耳等。

07西医治疗肝血管瘤的常规方法

  1、西医治疗方法

  肝血管瘤发展缓慢,预后良好,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速度及临床症状,而非肿瘤的绝对大小。大多数已确诊而无症状的病人,可门诊随访,无需特殊处理。肝血管瘤的干预方法众多,包括手术、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以及腹腔镜血管瘤切除术等。

  虽然外科手术有一定风险,但是治疗肝血管瘤最直接和最彻底的手段。腹腔镜行肝血管瘤切除术,术后常有复发,不宜常规施行。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有症状的巨大肝血管瘤,也可考虑采用原位肝移植术。肝血管瘤的非手术疗法包括: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或腹腔镜下肝动脉结扎、局部放疗、口服类固醇药物及肌注α干扰素等。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可以导致严重的胆道并发症,应尽量避免。放疗可使少数病人症状缓解,肿瘤缩小。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疗效,目前尚不肯定。

  2、中医治疗方法

  对肝血管瘤病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

相关文章

微信扫一扫

目录